百步之鄉

源於鄉內排灣族的古老傳說,認為排灣、魯凱族族為百步蛇之後裔,對於守護神祇百步蛇有著無可言喻的崇敬與信仰,2010年本鄉正式定名為「百步之鄉」以推廣鄉內經濟產業與觀光活動,藉以推廣鄉內經濟產業與觀光活動,行銷本鄉排灣、魯凱族文化、大武山生態之美。

期望透過觀光行銷、導入文創概念帶動產業復甦,並藉此建立「百步之鄉」優質品牌,提升品牌與品質的附加價值,進而暢通銷售管道、增加銷售機會、提升鄉民實質收益與就業機會,俾提升鄉民經濟收益。

入鄉一步:

看見秋天時的金峰鄉,那席捲一地洛神花萼的火紅,點綴一山翠綠的色彩繽紛,鄉民們慣以「換工」的方式,解決了難擺平的採收、捅花這些農忙工作!簡單的邏輯思考卻顯出大智若愚的巧思。

入鄉十步:

從金峰鄉五大村落:新興、正興、嘉蘭、賓茂、壢坵部落中,看見一種認真活在當下的豁達。「生活」才是老天持續不斷的磨練與考驗,你可以看到金峰鄉民沒有怨天尤人天份,只有一種逆境求生存的態度面對一切!

入鄉百步:

金峰鄉除了部落文化特點讓你百步稱奇以外,鄉內還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有特色的文創商家,不管是漂流木創作、大型木雕石雕、原民石板屋概念設計、精緻手工刺繡珠繡、原住民傳統服飾改良設計、手工串飾等等。

走入「百步之鄉-金峰」,遊客們帶來的感動活絡了原民新生的信心與活力,這趟行百步的過程中共同分享了金峰鄉的豐收喜悅(四季活動)、藝文傳承(農特產區)、金峰好好玩(推薦行程)、峰情萬種(旅遊景點&旅遊情報)以及最重要的:將守護傳統的精神文化,併注入現代生活的新使命,這一趟「步步收獲百步稱奇」的金峰鄉之旅,值得您用一種分享學習的眼光,探索這片原野青綠與深谷幽壑的自然純淨之美。

入鄉一步,初識金峰人民和睦。 入鄉十步,再見洛神紅花錦簇。 入鄉百步,方知山水眷戀何處。

「百步之鄉」真正的定義;其實就是在於每一位入鄉的朋友們,都可以從步履慢踱中,發現真正屬於金峰鄉迷人的地方,與令人動容的文化傳承,一個這麼有特色,對入鄉之賓熱情友善的原鄉部落;她虔誠堅持著對傳統的信仰,遵循古人祖訓的教導,就像一篇神聖的樂章,代代傳唱不敢遺忘!但是傳統的包袱,往往需要注入更多的熱血活力,接納不同文化的觀念導入蛻變而新生!於是你會看見,金峰鄉民躍躍欲試地張開雙手,學習外界新的技能知識,配合金峰鄉公所推動產業文化與觀光經濟雙軌並進,那原民天生直覺的藝術創作能力,在在讓我們讚嘆傾心,這裡的鄉民不執怨百年浩劫帶來的創傷損失,相信雙手萬能,依然能幻化萬千作品雋永千古;只要雙腳能行,依然勇於挑戰大武山群的自然考驗!

農業發展

「農活」,是臺灣原住民族長久被教育著對於「有序」及「根本」的概念行為,這不只是生活,更關乎一個世代的土地正義。

農業是21世紀的發展趨勢,農業要有競爭力,不能再走老路,不能繼續比價格和做代工,品質是必要條件,但尚不構成競爭力的主要條件,現在的農業要發展競爭力,應該強調創新、特色和市場,本鄉以復興傳統農業,活絡整體產業發展,推動太麻里溪、金崙溪流域均衡發展策略,規劃重點精緻農業,融入在地原住民文化創意的元素等新興產業重「新」出發,用最天然、父執輩世代傳下來的方式照顧這片土地上的作物,讓人們走入在地人的生活,創造新的商機。

本鄉盛產當下極富營養的小米、紅藜、咖啡、洛神花等健康有機農作物,為確保本鄉土地及自然資源權益,生態環境的維護與保育,提出以「順天應人」的思考模式,適度開發鄉內溫泉、山林、自然景觀,期促進自然資源永續利用,並建立與大自然互利共生的產業發展機制。

近年來在鄉公所的努力下,審慎規劃南迴線區域性經濟夥伴聯盟,以現代經濟產業視角與技術帶動原住民族地區發展三生產業(生產、生活、生態),俾開發部落產業潛能及培養產業經營管理能力,並結合產官學界研發本鄉極具高經濟價值的農特產品,俾提升部落生產力及競爭力。

有機農業是重視生產、生活及生態特性的產業,除可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供應市場外,亦可降低農業生產對環境污染之衝擊,促進生物多樣性,是一種對環境最友善的耕作方式,而本鄉純淨的空氣、水源及土壤,具發展有機農業的良好條件與潛力。

創造新的商機,旅人也能得到新的視角

本鄉為典型的臺灣原住民族農村,鄉內7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工作,在產業分類上屬於「傳統型」農村產業,耕種的方式採無農藥、草葉堆肥的自然農法,這是鄉民尊重環境與土地的方式,因此種出來的農作物有較明顯的原味,豐富多樣的農產,受太平洋黑潮洋流的影響,本鄉種植經濟作物以小米、紅藜、洛神花、釋迦、樹豆、有機蔬果等作物為大宗。惟仍以一級或初級加工產品進行販售,大部分的收穫由地方產銷班協助農戶共同運銷(轉交農會或大盤批發),只有少部分農戶與產銷班有自有網路或實體通路可進行包裝販售,看天吃飯、辛勤耕耘的農民實際收益只夠溫飽。

隨著社會的變遷,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多數年輕人為了生活離鄉背井到外地打拼,留在部落的大多是老人及小孩,農事生產人力嚴重缺乏,為了鼓勵青年返鄉創業,開啟地方特色產業新的商機,創造逐夢踏實的機會,本所以推動兩溪流域均衡發展策略,復興傳統農業,活絡整體產業,建構六級化有機農業,規劃原住民族文化特色的經緻農業,整合機關資源協助農民,擴大有機生產能量,強化有機農特產品檢驗認證並降低農民負擔,提供有機農業生產至銷售的完整產業輔導鏈,結合有機農業、文化創意、觀光旅遊、社區發展等關聯性產業,方能真正帶動本鄉有機農業的群聚發展,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重點特色農業略述如下:

小米

小米是古老的農作物。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的快速變遷,物質及知識的日益提昇,國人的生活水準提高,以往對食品的要求已從要求「吃的飽」轉為「吃的精緻」,漸漸的提升到要求「吃的健康安全」,故目前農業朝向此發展為另一個新潮流。因小米的營養成分相較於其他主食(稻米、麥)來的高,故已開發國家也有不少注重養生,講求飲食多元化的人,會食用小米當一般主食使用,並且也將小米做成小米粉,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餅乾、麵包、糕餅(鬆餅等)或是像一般穀物一樣作為早餐。

在臺東南迴地區的排灣族、魯凱族部落,小米是原住民共通的情感與記憶,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生活方式、歲時祭儀,向來與小米的成長、採收…有無法分割的密切關係。小米不僅是釀酒、炊飯、製成阿拜(abai)、奇那富(cinavu)的日常食材,也是排灣族人「分享文化」的精神象徵,與族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米文化,將部落、族人、土地、祭儀與傳統知識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圍繞著小米的生產,原住民族發展出配合小米成長、採收相關活動的歲時祭儀,也發展出各司其職的部落組織、男生、女生、老年人、年輕人、小孩子,有各自的角色與地位,彼此進退有節,相互扶持,形成連綿不絕的循環體系。

為保留傳統農業文化,發展地方品系,深化小米產業知識系統,本鄉已開始進行地方小米品系的保種與育種工作,透過小米加值計畫,蒐集在地小米文化品系,並經由訪視記錄各地方品系小米之差異性,包括穀團的結構、結穗型式、色澤、口感及傳統食用方式與食用對象等,如鋤巴蘭(cu-pa-ran),過去部落族長相傳此品種特別適合產婦及生重病者恢復體力者食用。除了小米的耕作時序與傳統生產模式的知識建構之外,地方品系更大程度的深入小米的品種與地方食用文化差異。未來,在金峰鄉既有小米地方品系調查紀錄的基礎下,以各種小米品種不同特性,結合市場特殊需求,設計研發系列小米產品,將可導引南迴地區的金黃小米產業朝向更細緻的方向發展。

小米與土地,是文化的根

文化、家族的傳承,隱隱的寫在這些日常生活裡。對歷坵人來說,小米不僅是文化的根,也是他們與世代祖靈最深的連結,Rulakes一直保留著自原居地帶來的小米品種,一種都沒有放棄,種小米的時候,仍延用千百年來祖先耕作的方式,頭目說:小米開花時很漂亮,如同漢人食稻米成精,有人獨愛濁水米、有人偏好池上米,連品種、煮法都有講究。愛吃小米的民族,對小米的食味自然也相當挑剔,「最好吃的是我們從阿里帶來的,魯凱族話叫做『拉達尼搭膩』,鄉公所給它取名為『金黃小米』,」頭目補充說,這種小米的殼紅紅的,打出來的米粒比較小,可是香氣、黏性很好,拿來做成小米粽(Avai)或小米酒都很棒,有客人來的時候,部落都要準備這種小米做菜請客,就連歷坵這裡的人也很喜歡。

遵循傳統小米農耕

歷坵是一座山谷圍繞的小部落,美麗而寧靜,說偏僻是真的,卻也有幾分世外桃源的氛圍。部落山谷間,最吸引人的,就屬那大片黃澄澄的小米田,走進古道,眺望大武山、簡單接觸閒聊,光是在每戶村民家門口,都看得到掛得滿滿的小米,此間小米田,計鄉公所人員統計,總面積有三十多公頃,其中種類就高達二十六種,每年六、七月間小米成熟時,族人期待豐收,雀鳥也雀躍地等待啄食;為了防止雀鳥搶食,族人綁繫各種金屬器物,讓它們隨風撞擊,發出尖銳聲響,藉此驚嚇和驅逐,和風來時,族人們便聽著山谷不時傳來叮呤叮咚的聲響,那是好像生氣又彷彿豐腴的歡笑樂曲。歷坵小米農耕走過了四年時間,目的在重新找回人與土地間的關係,用友善/自然/傳統的方式回到土地。小米對於排灣/魯凱族來說不單單是作物,更承載了排灣/魯凱族人對土地的感情及智慧,同時,小農復耕計畫更為肩負了傳承及教育的使命,除了持續種植/保種外,更要將小米田間的在地傳統智慧傳遞給下一代。熱情好客的歷坵人,正展開雙臂竭歡迎所有的朋友親自前來體驗。

紅藜
被遺忘的台灣本土植物 紅藜

過去被遺忘將近一世紀的台灣本土植物- 紅藜,近來倍受重視,在2008年正式發表紅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為台灣原生種植物,中文名為台灣藜。紅藜是原住民族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因為富含澱粉酵素的特性,多被原住民當作釀製小米酒的酒麴原料,也有其當做頭飾或其他裝飾使用,目前主要種植區域為屏東、高雄、台東為主。

自1980年起,美國太空總署就將藜麥作物指定為太空人進行長途太空任務時的必備存糧,也認定了紅藜的高營養價值。紅藜不只是穀物界的好寶石、上帝賜與的健康食品,更是原住民的新希望,近年來部落青年返鄉工作,人才回流就是農村的希望,農委會推動農村再生的真諦,就是透過在地民眾投入產業復甦,找到在地價值,進而關心在地生活與文化,並透過中央與地方的資源協助,達到部落或農村的永續經營。

對抗糧食危機的最佳營養穀類

紅藜早在19世紀初的台灣面臨嚴重旱災欠收時,就已經成為重要的救命糧食,現代經學者研究發現紅藜富含極佳且全面的營養價值,可代替稻米、麵粉、豆類,故紅藜有「穀類的紅寶石」的美名。根據臨床研究,自紅藜所萃取之活化成分,有助調節高血脂與高膽固醇症。

紅藜亦有助於骨骼與牙齒健康,以及使肌肉與心臟正常收縮的鈣質含量也高過米與小麥,有助氧氣輸送與運用的鐵質含量亦高於其它穀類,是全面營養價值極高的穀類。因此多多食用臺灣特有的紅藜有益健康,相當適合全民,以及素食者、運動健身者等族群作為優質蛋白質與多元營養之來源。

風靡歐美明星的食材,紅藜的料理方式

日常生活中可將紅藜納入日常飲食中,均衡飲食營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和米一起煮成紅藜飯,或者將紅藜與其它穀物或糙米等一起烹煮為五穀雜糧飯,隔天的紅藜冷飯,與一些蔬菜、肉類及蛋搭配作成炒飯,即可又是道省時兼顧營養的方便料理。

若有閒暇,亦可將紅藜像小麥那樣一同揉入麵糰中,製成紅藜饅頭;與堅果等其它食材一同烘焙成吐司、麵包或雜糧棒點心等,食用時沾伴點純橄欖油,便是地中海式早餐或餐前麵包, 換個方式食用紅藜,犒賞了口腹的同時,也和健康再靠近一點。

台東紅藜紅了!南迴青農 翻轉部落 南迴特色產業大躍進

台灣原生紅藜,排灣族語稱紅藜為Djulis,是用於小米釀造時添加做為澱粉轉化成酒精用的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1995年開始投入紅藜系統分類及親緣研究,重新讓國人認識紅藜,更確認他在世界藜科作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在中央機關單位與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下,讓「南迴的紅地毯」再次呈現。紅藜生長適應性強,沒有蟲害、鳥害困擾,再加上營養成分和機能性價值都是雜糧作物首選,今後若能繼續加以推廣應用,無論是以糧食、副食品、或機能性食品開發,對部落整體農業發展都將有莫大助益。

寶石嘉蘭、紅藜穀倉

「臺東紅三寶」第一寶,媲美美國 NASA 希望之糧的「紅藜」,富含蛋白質及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成分的穀類,近年來因為高營養成分被發表,本所及嘉蘭雜糧產銷班,透過跨域計畫及金灣雜糧作物生產專業區之整合,有計畫推動「嘉蘭寶石 紅藜穀倉」成為紅藜種植示範專區,未來將成為嘉蘭首要代表性作物,公所初步調查今〈105〉年,本村紅藜種植面積可達8-10公頃,預期106年將可擴大種植面積至50公頃左右,產值收入指日可待。

深入金峰部落賞紅藜

春末初夏的金峰鄉山間,成熟的紅藜在燦亮陽光下迎風搖曳,台灣紅藜,是台灣原住民百年以上的傳統作物與主食,素有「穀物紅寶石」之美譽,因營養價值高近年快速竄紅,是上帝賜與的健康食品,更是原住民的新希望,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在有關單位的全力推動下,縣內紅藜的種植面積,已從40公頃增加至100公頃,雖然產業倍增,但市場潛能還是非常廣大,再加上民眾對於健康飲食的追求,所以紅藜不只紅,且一定會紅。此外,紅藜運用的多樣性已不單只著重於生產模式,更有業者投入二至三級產業,如:茶飲、麵包、穀物棒、鳳梨酥、牛軋糖、核桃糕等,未來更可期待發展出部落特色產業的串聯。

「紅藜紅了!」不只代表了紅藜的顏色,更因為產業活絡,原鄉部落的發展受到火熱關注,另外成為一種火紅的時髦產業,讓「南迴的紅地毯」再次呈現,逐步落實提升農村整體發展,恢復農村在地居民尊嚴,以達建設富麗新農村之目標。

咖啡

魯拉克斯咖啡打造原鄉農業新特色,歷坵咖啡豆產銷班用一種旁人看似傻子的眼光努力耕種歷坵魯拉克斯部落咖啡,從班長到班員共同努力開墾高海拔山區作良田,走過摸索期到今天屢獲縣府及業界評鑑大獎,被受肯定。

因為採用有機栽培,大武山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所生產的咖啡,口感香醇滑順,連續兩年榮獲台東十大經典啡咖,由於大武山脈特殊的氣候條件,魯拉克斯部落生產的有機咖啡,口感特別香醇順口,還帶點淡淡的花香味;金峰鄉咖啡產銷班班長羅忠輝:

「日夜溫差又大,是一個非常好種植咖啡的一個地方,相對的在口感方面,它的韻味、還有柔滑度,都比其它的咖啡豆還要好。」

搭配上大武山脈特殊的氣候條件,魯拉克斯咖啡喝起來不會過酸、過苦,單品黑咖啡充滿著焦糖味的口感,國內外評鑑專家都給予肯定的好咖啡,魯拉克斯咖啡打造原鄉農業新特色,為部落產業開創另一個新契機。

洛神花

本鄉洛神花因質與量均居全台之冠,而有「洛神花之鄉」的美譽,洛神花被稱為植物界的紅寶石,於1912年日治時期,由時任農業試驗所所長藤根吉春自新加坡輸入,最初引進到嘉蘭村,後擴及整個金峰,目前以嘉蘭、新興、正興村的種植面積最大,已成為本鄉種植小米農閒之餘,最重要的經濟作物。

種植洛神花是唯一不用看老天爺臉色吃飯的農作物,本鄉因地形的關係,山風與海風交會形成適宜栽種的氣候,使得在這片土地上種植的洛神花品質較其它地區優良,花萼肥厚多汁、口感輕脆,酸度沈穩紮實,萼片更是鮮紅閃耀;正因為老天爺賜予如此的環境,一顆顆透明晶亮、紅色寶石般洛神果滿布枝頭,驕傲地穿越台灣第一道曙光,讓洛神花成金峰鄉原住民的主要經濟作物。

本鄉各村落裡因著洛神葵而充滿活絡景象,家家戶戶都忙於採收洛神花,製作蜜餞等加工產品,吸引遊客到田間穿梭體驗採「花」之樂;鄉公所為增加鄉民收益,在每年11月間洛神成熟的季節,結合轄區內各部落資源盛大舉辦洛神花產銷系列活動,此時造訪金峰,耀眼炫目的洛神花海布滿山坡田野之畔,特別是朗朗晴空時,朝陽灑落大地,伴著大地溫暖的色調,在惆悵的深秋時節裡,顯得熱情如火,酒紅色的洛神花萼喜氣又熱鬧的趕走蕭瑟的秋風,將太平洋濱的大武山脈點綴得浪漫多嬌,尤其品嘗洛神花汁及洛神花蜜餞,酸酸甜甜的滋味仿佛墜入「戀愛的感覺」,讓人有留漣忘返的情愫,還有愉快的旅遊回憶,若說「臺東是臺灣最漂亮的後花園」,那麼,「金峰絕對是臺東最幽靜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