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瑰寶-石板家屋(生命賦予者)

事實上,我們對排灣族、魯凱族的第一印象就是壯觀的石板屋群。對排灣族人而言,創建家屋代表在大武山美麗的曠野山林中,族人聚居生活的部落興旺的開始。排灣族人一生的歷程就是:出生在原家,結婚時(餘嗣)離家像被播撒出去的種子,去建立一個或更多的新家,使更多的家成長,死後則以自己的屍身回歸原家奠基的土壤,使原家興旺。簡言之,家屋既是一個社會實體,也是排灣族文化展現的範疇。

魯凱族的家屋為長方形的石板建築,內部的結構依其活動利用的功能可分做三部分:一是進門的夾道,兼有工具放置地的作用;中間是臥室和起居室,室內有一根中柱,為家屋內最神聖的地方;另一邊是廚房兼穀倉。除了家屋以外,魯凱族的建築還包括平時聚會的廣場、會所及家中屋頂上的木雕。

每一個家屋有一個家名,一經命名就不再變更,而家屋的名字不僅代表了這棟建築物本身,更是居住在當中的人的象徵姓氏,對外均是以家名自稱。原則上是長子繼承制,若無男嗣則由長女招贅繼承,一般來說,無論家宅怎麼改建或移居,家名是不會隨之改變的。 魯凱族的居家環境非常悠閒,有前庭、座椅,頭目家立獨石、榕樹。對於前庭的佈置。魯凱族比排灣族更富於變化,前庭空間也因桌椅、石板屏風的配置顯現出幾個小的空間,這在同樣使用石板建家屋的排灣族比較少見。另外,較大的住屋在房子正面的左右兩側有各開一門的情形,與排灣族只開一門的情況不同。

本鄉嘉蘭村石板屋,一塊塊堆疊的石板,係八十四年陳參祥老師邀集親友建造的魯凱族人石板屋,格局傳統且適應現代生活,花三年造成,石板屋中陳列各式各樣的陶甕,甕上有百步蛇的圖騰;近年來原住民族追尋文化藝術傳統,傳統家屋在金峰依然可以找得到,是魯凱族人的智慧與技能,也見證了歷史與歲月的痕跡,陳家石板屋讓族人尋回心靈的故鄉,頗具參觀及部落文化藝術的特色。

收穫祭(Masalut)

頭目也擔任排灣族祭儀的領導者,由巫師與祭師肩負執行者的身分,主持、掌控祭儀活動;當祭儀活動一開始,同時也表示禁忌的產生,所有參與祭儀的人員必須遵守,不得觸碰禁忌,以免招致不幸。排灣族一整年的儀式活動主要是配合著農作物的生長週期而舉行(譚昌國2007:107)        [...]

物質文化

排灣族以多元的物質文化所著名,舉凡珍貴的琉璃珠、陶壺或是日常用品、家屋與服飾的圖紋等,均可看見排灣族人藝術的表現;藝術不僅豐富排灣族人的生活,間接也透露了排灣族人的價值觀,如象徵頭目地位的人頭紋,一般人在未經頭目授權許可的狀況下,是不被允許使用人頭紋的,由此可見,排灣族藝術的創作,除了展現排灣族人優秀的工藝技術,更突顯排灣族階層社會、宗教信仰、神話傳說與排灣 [...]

世界瑰寶-石板家屋(生命賦予者)

事實上,我們對排灣族、魯凱族的第一印象就是壯觀的石板屋群。對排灣族人而言,創建家屋代表在大武山美麗的曠野山林中,族人聚居生活的部落興旺的開始。排灣族人一生的歷程就是:出生在原家,結婚時(餘嗣)離家像被播撒出去的種子,去建立一個或更多的新家,使更多的家成長,死後則以自己的屍身回歸原家奠基的土壤,使原家興旺。簡言之,家屋既是一個社會實體,也是排灣族文化展現的範疇 [...]